EN

张连勇:用新技术破解版权保护困境

2020-12-10 1210

       自2018年9月9日建院至2020年6月30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共受理案件64473件,其中著作权案件49855件,占比77%,摄影作品一直是著作权侵权案件高发领域,涉图片类著作权案件在所有涉网著作权案件中的占比超过一半以上。涉文字作品纠纷案件占到18.8%,电影及类电作品和音乐作品纠纷在目前的诉讼中占比虽然并不大,但是随着互联网发展和短视频、直播等新兴行业的兴起,以后与音乐相关的诉讼会越来越多。今后,我们也将共同面对许多挑战。

  当海量作品出现时,其中大量作品都会涉及著作权问题,对于集体组织管理者的管理和维权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对这些作品进行登记?当大量在线创作需要进行著作权登记时,我们是否有相应的登记系统能满足会员需求?如何发现海量侵权链接?这都是我们要面临的现实挑战。在拓展新业务方面,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以下简称音集协)做的较为成功,整个KTV行业通过音集协长期、多种形式的谈判、协调,在促进行业合法使用作品、切实维护权利人合法利益上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是权利人维权遇到的最大问题,但目前解决这些问题,仅凭协会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

  信息时代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丰富了作品的传播方式,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平台,同时也给版权保护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运用新技术优化版权保护也是数字时代最有效的应对方法之一。北京互联网法院在建院之初,全面调研互联网审判模式的特点与需求,构建主动存证与跨链接入相结合的天平链电子证据存证平台(以下简称天平链),着力解决电子证据存证、上链证据真实性在线勘验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天平链一方面可以对当事人上传到电子诉讼平台的诉讼文件和证据进行存证,防止篡改,保障诉讼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对进行过天平链存证的诉讼证据进行验证,解决当事人取证难、认证难的问题。未来,我们会和相关部门加紧合作,合理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来满足权利人的维权需求。


——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张连勇


转载:《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第737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