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谢广才:AI技术催生版权产业新未来

2025-11-18 126

中文在线常务副总裁 谢广才


以下是根据现场速记整理的演讲全文:

从农业革命口传心授到印刷出版中心论,到数字出版、网络小说、内容生产的中心化,到现在的智能出版,每一次技术的变化对整个内容产业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我的演讲主要包括三部分:技术对整个内容生产和产业逻辑的影响,中文在线过去二十五年的实践,人工智能对我们在内容赋能、IP为王和国际化方面的相关影响。


一、技术重塑内容产业逻辑

我认为过去二三十年有三次重要的“信息平权”机遇:

第一次是PC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让大量普通人成为作家,改变了传统作家的成长路径。过去作家是体制内的,现在网络作家成为财富排行榜的主力。

第二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和直播的兴起创造了新的内容形态和商业机会。

第三次就是当前的人工智能时代。AI让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创作者,无论是在小说、音乐还是绘画领域。这三次平权,一次比一次彻底。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每个人皆有可能,但同时,技术不仅改变创作方式,更影响着生产范式、分发机制和价值创造的全链条。


二、中文在线的三个阶段实践

中文在线作为一家成立25年、上市10年的公司,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数字出版第一股”,我们构建了数字内容一体化的生态体系;第二阶段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专注于IP的多模态开发;第三阶段是当前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积极推进“AI+IP”的全球化生产布局。

过去25年可以说是中文在线的1.0时代,主要特点是编辑驱动——好编辑发现好作者,好作者创作好作品,好作品带动整个生态发展。目前我们拥有560万种IP内容、450万网络作者,与众多出版机构和知名作家合作,形成了以网络原创文学为主的丰富内容储备。在数据方面,我们为国内外大模型提供数据支持,这是我们发展AI的重要基础。


三、AI赋能内容产业新机遇

近年来,我们从网络文学向微短剧转型,这是内容产业的重要变革。现在全国14亿人中,11亿看短视频,7亿看短剧。去年短剧产值达504亿元,今年预计630亿元,明年可能突破千亿。

有人说短剧是“电子榨菜”,但我认为它正在经历一个进化的过程。历史上,印刷术、广播、电视、电影都曾把各种故事讲了一遍,现在手机技术又在以新的方式讲述故事。中文在线从2022年开始探索短剧赛道,今年7月上线的《一品布衣》成为现象级爆款,点击量达25亿。现在的趋势是长剧变短、短剧变长,电视剧的逻辑性、电影的高质感、演员的专业性都在手机剧赛道上得到体现。

在AI技术应用方面,我们2023年发布了“中文逍遥”大模型,实现了“一句话生成万字小说”的能力。作者可以与创作的主角对话,生成的内容不仅有中文版,还有英文版。目前在海外,中文在线每天生产几百部英文小说,通过投流变现,转化率相当可观。

除了文字内容,我们还把网文生成音频、视频、游戏和衍生品。特别是在动画领域,AI技术让制作环节和成本都降低了70%,一分钟动画成本降到一千元。随着技术迭代,未来动画制作成本可能趋近于零,这将极大加速视频化IP内容的发展。

在IP开发方面,我们坚持“IP为王”的理念。以《罗小黑战记》为例,豆瓣评分8.7,上线一周突破2亿播放量,目前已达5.33亿。我们进行全链条开发,包括动漫、网文、衍生品等。在衍生品领域,单部产品销售额超50万元,创下行业记录。

在国际化方面,我们推动短剧出海和本土化运营。海外短剧市场预计今年达25亿美元,未来两年可能突破100亿美元。与传统的字幕剧、翻译剧相比,本土剧在用户留存和转化率上表现更好。

我们推出的FlareFlow等应用,已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线,覆盖11个语种,在美国等市场进入排行榜前列。


四、未来展望与建议

面向未来,我认为需要在三个方面加强建设:

一是建立AI出版编辑的职业认证标准,筹建AI+出版研究机构,建立行业AI版权案例数据库。

二是设立AI+IP内容开发专项扶持基金,建立AI内容价值评估体系。

三是实施“AI+内容出海计划”,开发跨文化AI内容交流活动。

在AI技术的推动下,内容产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几千年来,每次技术变革都带来新的机遇,这次ChatGPT带来的智能生成变革,将更好地推动优质内容的创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025年10月17日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文稿内容经演讲者确认,著作权归演讲者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