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K歌节目兴起原因探析

2009-10-12 3890

      继“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等唱歌选秀类节目之后,“K歌”再次成为综艺节目的关键词。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江苏卫视“谁敢来唱歌”、湖南卫视“挑战麦克风”等K歌节目在取得良好收视率的同时,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同类节目的出现。


  在选秀节目日渐式微的情形下,K歌节目的风行无疑为中国电视业注入了一股新鲜活力。为什么在“选秀”逐渐衰落的时代,脱胎于“选秀”的K歌节目却能走红呢?究其原因关键在于面对选秀活动发展的种种难题,K歌节目进行了较为有效的应对和化解。


  一、低门槛的参与方式


  选秀节目的火爆使得“真人秀”成为中国电视观众熟悉的一个概念,在这些节目中,普通人成为舞台的主角,甚至成为拥有众多支持者的“平民偶像”。选秀节目的成功唤起了民众极大的参与热情,它也成为平民化节目的代表。


  然而在选秀节目中,虽然平民百姓是节目的主角,但“选秀”是主打,选秀活动是把他们塑造成“草根明星”,帮助他们从平民变成偶像,而K歌节目则与之不同,平民选手只是简单地参与节目而已,“选秀”的目的不复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指向决定了两种节目参与门槛的明显区别:参与选秀节目要求选手具有外形、唱功、表演等方面的综合实力,而K歌节目的参与门槛则低了很多,对参赛选手的性别、年龄、外形等都没有要求,只要唱对歌词或唱准音调即可。在选秀节目中常常会看到对选手各方面条件近乎苛刻的要求,这与K歌节目中那些衣着普通、不具明星相的选手相比有着天壤之别。K歌节目并非以考验参与者是否能成为明星为终极目的,而是借助唱歌这个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娱乐方式,来吸引大众的关注与参与,其低门槛的参与方式也成为K歌节目相比选秀活动的一大看点。


  如浙江卫视打造的“我爱记歌词”节目,号称全国首推门槛最低的互动音乐节目,其规则非常简单:“谁能唱对歌词”谁就能过关。节目比试的是参赛者对很多歌曲歌词的记忆程度,要求选手唱出歌曲中缺漏的歌词,既不要求选手有多好的唱功,也不需要选手在台上又唱又跳,只要选手能够唱出正确的歌词,即使跑调都可以顺利过关。


  而江苏卫视的“谁敢来唱歌”和湖南卫视的“挑战麦克风”节目中,同样是不比唱得好不好,只比唱得对不对,节目中不要求参与者记歌词,但是要求唱的调准确,通过比试音准,来选出不跑调的冠军。节目中通过专业的声音分析机器来测试选手唱歌的音准程度,并打出分数。选手只要唱歌不跑调,不管你是否有靓丽的外在形象或者是令人炫目的舞台表现都可以通过机器评委这一关。


  K歌节目在传播的过程中以低门槛的方式来确定自己的核心传播理念,充分地吸收了观众的参与热情,最大限度地和最大范围地提升了传播的影响。


  二、良好的互动


  长久以来,在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上,电视媒介一直掌握着主导权,电视观众大多情况下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很难真正地参与互动。而K歌节目中却非常注重与观众的良好互动,这被认为是此类节目的一大亮点,也成为K歌节目吸引观众的重要法宝。


  K歌节目是卡拉OK和电视结合的产物。“卡拉OK”是日语音译,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卡拉”在日语里是“空”的意思,“OK”则是“管弦乐团”的简称,合起来意指唱歌时没有真正的乐队,只有影音伴奏。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卡拉OK”就开始在国内各大中城市流行起来,K歌节目就是将这样一种风靡中国社会的大众娱乐方式电视化。卡拉OK本来就是中国老百姓非常喜爱的娱乐形式,这就为节目的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节目进行过程中,民众不仅仅是节目的观看者,而更多地成为节目的直接参与者。


  如“我爱记歌词”为了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有机会到电视上过把歌瘾,节目取消了选拔的过程,采用了报名即可参赛的方式,只要你喜欢唱歌,就能报名。每场比赛按照报名先后允许200名观众进入演播厅参赛,每一位观众都有可能被主持人随机请上台比拼,即使跑音走调、节奏感混乱,只要勇敢参与,照样有机会在众人面前放声高歌。“我爱记歌词”与其他有观众参与的演播厅节目最大的不同就是:其他节目的观众席坐着的是真正的观众,而“我爱记歌词”的观众席坐着的是200名跃跃欲试的报名者或者K歌爱好者,每场节目中上台挑战的6名参与者就是从他们当中通过随机接歌的方式现场选出的。所以说:他们不是观众,他们都是参与者,他们热情高涨,台上一定快乐爆棚。”①


  而“挑战麦克风”节目每场都有108位观众,每人持一只麦克风,根据性别组成龙队和凤队。开场歌舞后,现场108人大合唱,机器评委从龙、凤两队各选出一名该歌曲演唱得分最高者作为守擂者,然后主持人询问现场观众“服不服”,机器评委从龙、凤两队不服者中各自挑选两人来挑战守擂者,得分高的前两位成为代表各队出赛的前两名选手。第三名选手的选定是在龙、凤两队各自的合唱曲目结束后选取两个演唱最有实力的人上台PK,机器评委给出分数比较高的为第三名选手。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现场观众全程参与、高潮迭起,观众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从而营造出热烈的现场气氛。


  K歌节目不仅注重场内观众与节目的互动,还考虑到与屏幕前观众的互动。正如“我爱记歌词”制作人陈伟所说:“K歌类节目胜就胜在不是自High,要让观众High,而且是场外观众也High。”②为了与屏幕前观众互动,K歌节目都非常注重细节的设计。比如“我爱记歌词”节目进行过程中,当选手在填充歌词时,大屏幕上会呈现出像完形填空一样的歌词滚动字幕,“K歌类节目设个大屏幕提歌词,观众的心理是会跟着一起的,因为他的参与度和场内观众、选手都没什么区别,他看电视的地方就是第一现场,参与热情自然就高。”③这种细节的设计使得电视机前的观众能下意识地萌发一同试唱的激情,不自觉参与其中。再如,为了增强互动性,K歌节目大都注重歌曲的选择。广东卫视“今夜唱不停”节目监制李硕丰就指出,为了使节目更贴近生活,节目选用的歌曲是有倾向性的,“我们选择的歌曲都是传唱度高的,观众们爱唱的歌曲,以老歌、经典歌为主。选歌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上卡拉OK网站,选那些点唱率高的歌曲;二是向身边的人和普通观众做调查,看大家都喜欢哪些歌曲,这样我们选择的面就广了。”④而“我爱记歌词”中挑选出的每一首歌都经过众多工作人员试唱鉴定,对歌曲的要求是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都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要经典和流行结合,“选入节目的每一首歌都要大家讨论、大家会唱、大家有感觉有故事才行。”⑤“挑战麦克风”的歌曲则是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脍炙人口的曲目为主体,兼顾了老中青三代人,重在强调全民参与性,让每个现场观众和观看节目的观众都随着节目的进行尽情欢乐。对此有网友评价说:“K歌类节目中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很多歌曲都是我们全家跟着一起唱,很过瘾!”⑥


      三、“大家一起玩”的平民娱乐


      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增加了人们的精神压力,人们除了严肃的信息需求之外,还非常需要休闲、娱乐、消遣性的内容,以满足缓解压力和释放情绪的需要。因此,生活中尽管人们的兴趣、观点以及利益需求各不相同,但对娱乐的需求却是相同的,它成为人们放松身心、追求精神愉悦的一种共同取向。


      近年来,随着电视媒体对受众娱乐需求的认知,各种电视节目从内容、形式到运作手段娱乐性越来越强。特别是选秀节目的兴起改变了以往娱乐节目中明星大腕为主角,大众只是被动地接受明星表演的状况,普通民众成为节目的主角,节目成为草根平民的大众狂欢,充分满足了他们娱乐放松的需求。


      然而选秀节目最终是要通过“秀”的过程实现“选”的目的,它满足了普通人一夜成名的梦想。被选出的人迅速获得与各大公司签约的机会,由此出人头地。正是巨大的利益诱惑,使得这类节目中充满了诸多功利的目的。原本大家从这种真人秀节目中所希望看到的是真实的表演,然而现实状况是很多选秀节目为了吸引眼球,争夺收视率,置规则于不顾,热衷于炒作,煽情的眼泪、凄惨身世的介绍在节目中比比皆是,制造欢乐的秀场变成了选手落泪、拉同情票的舞台。选手身上所能被利用的一切细节、经历、故事都被挖掘出来刻意编排成赚取掌声和眼泪的手段,甚至不惜为此胡编乱造。还有不同选手支持者之间的攻击、费尽心思的拉票、让人不辨真伪的谣言等都让节目的娱乐性质开始逐渐变味。


      与选秀节目一样,各档K歌节目也将参与者锁定在了普通观众。然而与选秀节目不同的是,K歌节目只注重“秀”却不注重“选”,制作方不承担将选手推进娱乐圈、打造明星的责任。“K歌比赛是低艺术门槛、大众娱乐式的呈现,这里我们看到一种民间俗文化的回归。K歌比赛的低文化要求、它的竞技性质,主旨在娱乐,竞技也是为了制造娱乐气氛。”⑦而大众参与K歌节目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个人出名,他们心理放松,他们的乐趣在于娱乐。“大家一起玩”成为K歌节目的共同主旨,这样一种主旨使得k歌节目“脱离了‘超女式’精英路线,成为彻底的平民娱乐。”⑧


      四、体现公正性的规则设计


      规则的设计是竞赛类节目创作的关键,它既包括节目的流程设计,又包括评判机制、竞赛规则的确立。对竞赛类节目来说,规则构成了节目的框架,是节目的叙事基础。当前选秀节目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规则的轻视,诸多节目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不惜随意改变比赛规则,缺少相应的规范。


       如很多选秀节目赛事流程操作机制不尽完善,评判标准混乱,由制作人、艺人、演艺公司老板等组成的评委团对选手的评判主观性过强,专业化不足,不时有黑幕曝出。而各界对于选秀节目中所通常采用的短信投票机制更是充满质疑,关于短信幕后操纵的消息不绝于耳,其透明度存在争议,时时传出选手买票、拉票的丑闻,观众的参与实则已演变为金钱的较量,甚至还出现了专业的“投票公司”。种种质疑和非议,严重削弱了电视选秀节目的公平性,让这种曾经红极一时的节目迅速衰落。


      当下K歌节目在制作时大都注意选秀节目的前车之鉴,节目的规则设计注重规范化,力求体现公正性。


      如“谁敢来唱歌”和“挑战麦克风”两档节目里都没有评委,而是由高科技的声音测试仪器来评分,这种仪器可精确地检测演唱者的音高、节奏和音准,从而给出科学的演唱评判,以体现比赛的公正和公平。


      在“谁敢来唱歌”里,仪器叫“SAM”(Sound Analysis Machine,声音分析仪)的简写。江苏卫视购买的这个功能强大的音频分析仪器,是ITV(英国独立电视公司)耗资一年,由英国的专家专门研制开发而成的,主要分析演唱者在节奏和音准上与原唱的吻合度。这个音频分析仪会预先在一首歌里设定10个“关键点”,精确计算选手在这些位置的音准。如歌词“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的关键点在“候”,SAM不管你前面几个字跑调多远,只要“候”的发音足够准你就能得高分。原则上是谁唱得最准确、最接近原曲,就能获得最高分。


      “我爱记歌词”的规则也很简单,选手只要唱对歌词,就能一路过关,评委不在乎选手唱得好听与否,只看重他们对歌词的记忆程度。节目制作人陈伟明确表示:“我们不选秀!在这个舞台上,不存在繁琐的比赛规则、媚俗毒舌的评委、晋级淘汰的黑幕、煽情虚假的眼泪,我们不会让你一夜成名,我们只希望让你开心的歌唱,并且,在得到快乐和分享快乐的同时,冠军得到的奖励将作为善款,捐赠给有需要的慈善机构。”⑨


      当下,虽然K歌节目火爆荧屏,但K歌类节目蜂拥而起的现状已经引起了不少担忧。有学者指出,各家电视台一味争相效仿、跟风,进而形成严重同质化,必然会引起观众的反感,最终将会导致这类节目无法逃脱选秀节目的命运,迅速走向衰退。因此,尽管有着良好的大众基础,各档K歌节目仍需主动选择并形成自己的个性,并且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也才能让这类节目具有更强劲的生命力。(本文为南通大学校级课题《新形势下电视节目形态创新研究》研究成果,项目号:07W004)


注释
① 浙江卫视营销(广告)中心:《我爱记歌词,树全民娱乐新标杆》,《市场观察》,2008.04 ②《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接棒娱乐霸主地位》,http://news.yzvod.com/ArticleView/2009-3-16/Article_View_145094.sHtml,2009-3-16
③ 同上
④ 同上
⑤浙江卫视营销(广告)中心:《我爱记歌词,树全民娱乐新标杆》,《市场观察》,2008.04⑥萧愚:《华夏荧屏K歌风起》,http://www.takungpao.com:10000/gate/gb/www.takungpao.com/news /09/03/23/TK-1053369.htm,2009-3-23
⑦吴祚来:《电视K歌节目热到沸点?文化分族群时代悄然来临》,?《东方早报》,2009. 3.19
⑧《学者热议<挑麦>的文化含义》,http://zixun.hunantv.com/hntv/20090320/241322.html,2009. 3.20
⑨ 《<我爱记歌词>浙江卫视国庆黄金周火爆登场》,http://www.zjstv.com/news_ detail.aspx?25,5005181,2007.9.27
(作者系南通大学文学院讲师 )

人民网-传媒频道